我要小说<<狂人日记>>的主题思想和赏析,谢谢!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04:08:08

狂人日记》被尊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,对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最有力的揭露。这是出于对这篇小说的曲解。

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《狂人日记》的结构。但本文的重心在分析有关“吃人”的问题与作者对待“吃人”的态度。

通过对《狂人日记》中的“吃人”、“吃人”与“仁义道德”的关系、作者对“吃人”的态度等等的琐细分析,得到如下结论:
1,《狂人日记》的重点是“吃人”。
2,《狂人日记》中的“吃人”不是对自由精神的摧残,而是物理的、肉体的“吃人”,是人的自相残食(Kannibalismus)。
3,作者对“吃人”表现出极度的憎恶与恐惧,强烈谴责了一切“吃人”的行为,并且完全没有照顾阶级的立场。
4,《狂人日记》中“吃人”与“仁义道德”的关系为:不是“因为”仁义道德才吃人,而是“尽管”仁义道德还是难免吃人。《狂人日记》的作者不认为“仁义道德”是“吃人”的原因,更非“吃人”的另一种说法。
5,《狂人日记》的作者对“吃人”的批判不是针对礼教而发的,正相反,他把礼教原则化,彻底化,绝对化了,是礼教的原教旨主义的一种表现。
6,“我”并非因踹了古家的陈年流水簿子才遭到暗算,“我”不是因反抗传统才要被“吃”。

最后,指出第十段是《狂人日记》的主题所在,并通过对“我”在第十段中的言论的分析,指出此时的作者思想与方法上的弱点,进而指出《狂人日记》有愧身后之名。
参考资料:http://www.tianyaclub.com/new/TianyaDigest/TianyaArticleContent.asp?idWriter=0&Key=0&idArticle=43864

《狂人日记》的主题,据鲁迅说,是“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”。“弊害”何在?乃在“吃人”。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,发出了震聋发聩的